产品展示

首页    未分类溶剂    油墨稀释剂 PM、PMA
Product17648

油墨稀释剂 PM、PMA

191、200kg铁桶装或20kg塑桶装;无色透明液体。

一、 产品标识 :
中文名:丙二醇甲醚
英文名: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(PM)
分子式:C4H10O2
结构式:CH3CH(OH)CH2OCH3
化学类别:醚类
危险性类别:第3.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
二、 主要组成与性状 :
主要成份:纯品。
外观与性状:无色透明液体。
主要用途:用于涂料、油墨、印染、电子行业。
三、 健康危害: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刺激作用。可引起结膜炎、角膜炎。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。
四、 急救措施: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五、 燃爆特性与消防:
燃烧性:易燃
闪点(℃):开杯36。
爆炸下限(%):1.7。
爆炸上限(%):7.5。
危险特性: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。与氧化剂接触会发生强烈反应。
灭火方法: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,直至灭火结束。灭火剂:抗溶性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
六、 泄漏应急处理: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,防止进入下水道、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。小量泄漏: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;用泡沫覆盖,降低蒸气灭害。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七、储运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仓间内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℃。防止阳光直射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。储存间内的照明、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,开关设在仓外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
八、防护措施:
车间卫生标准:中国  MAC(mg/m3) 未制定。
工程控制:生产过程密闭,全面通风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
呼吸系统防护:可能接触其蒸气时,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
人身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;穿防静电工作服;戴耐油手套。
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九、理化性质:
熔点(℃):-95。
沸点(℃):121。
折 射 率:1.4036。
相对密度(水=1):0.9234。
蒸气压20℃(Pa):1070。
溶解性:与水混溶。
十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:
稳定性:稳定。
聚合危害:不聚合。
禁忌物:氧化剂、碱性物质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十一、毒理学资料:
急性毒性:LD50   6.6g/kg(小鼠经口),饱和浓度(18.4~36.8mg/L)中,数小时致死。 
刺激性:蒸气对动物的眼及鼻粘膜有刺激作用,液体接触皮肤(家兔)可致麻醉。
亚急性和慢性毒性:长期或较大剂量(>10ml/kg)接触时,可致死(LD5013~14g/kg)。
十二、环境资料:
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,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。
十三、废  弃:
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废物贮存参见“储运注意事项”。用控制焚烧法处置。
十四、运输信息:
危规号:33547
包装分类:II
UN编号:1263
包装标志:7
包装方法:小开口钢桶、小开口塑桶;螺纹口玻璃瓶、塑料瓶外木箱或金属桶(罐)。
十五、法规信息:
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(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),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(化劳发[1992]677号),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([1996]劳部发423号)等法规,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、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;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(GB13690—92)将该物质划为第3.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。
十六、其它信息:
LD50:半数致死量。
LC50: 50%致死浓度。
TCL0:最低中毒量。
CAS号:CAS是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。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。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。
MAC: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、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上限浓度,工人长期接触亦不致产生现代检查方法所能现的任何病理改变,单位为mg/m3或ppm。我国、前苏联及东欧采用最高容许浓度。
危规号:是国标GB12268—90制订的危险货物编号。
UN编号:UN是United Nation的缩写。UN编号是联合国«关于危险货物运的建议书»对危险货物制订的编号。
参考文献:周国泰,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,化学工业出版社,1997。

 

一、 产品标识 :
中文名:丙二醇甲醚醋酸酯
英文名: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cetate(PMA)
C A S 号:108-65-6
化学类别:乙酸酯
分子式:C6H12O3
结构式:CH3COOCH(CH3)CH2OCH3
相对分子量:132.16
危险性类别:第3.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
二、 主要组成与性状 :
主要成份:纯品
外观与性状:无色透明液体。
主要用途:主要用于电子行业。
三、 健康危害: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刺激作用。可引起结膜炎、角膜炎。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。
四、 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被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眼睛接触: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催吐,就医。
五、 燃爆特性与消防:
燃烧性:易燃
闪点(℃):51。
爆炸下限(%):1.5。
爆炸上限(%):7.0。
危险特性: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明火、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。与氧化剂接触会发生强烈反应。
灭火方法: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,直至灭火结束。灭火剂:抗溶性泡沫、二氧化碳、干粉、砂土。
六、 泄漏应急处理:
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消防防护服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,防止进入下水道、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。小量泄漏: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;用泡沫覆盖,降低蒸气灭害。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
七、 储运注意事项:
储存于阴凉、通风仓间内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℃。防止阳光直射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。储存间内的照明、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,开关设在仓外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
八、 防护措施:
车间卫生标准:中国  MAC(mg/m3) 未制定。
工程控制:生产过程密闭,全面通风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
呼吸系统防护:可能接触其蒸气时,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。
人身防护: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;穿防静电工作服;戴耐油手套。
其它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。注意个人清洁卫生。
九、 理化性质:
沸点(℃):145。
相对密度(水=1):0.970。
溶解性:溶于水,溶于醇、醚等多数有机溶剂。
十、 稳定性和反应活性:
稳定性:稳定。
聚合危害:不聚合。
禁忌物:氧化剂、碱性物质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十一、毒理学资料:
急性毒性:LD50   8.5g/kg(口服)。
十二、环境资料:
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,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。
十三、废  弃:
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废物贮存参见“储运注意事项”。用控制焚烧法处置。
十四、运输信息:
危规号:33570。
UN编号:3272。
包装分类:II。
包装标志:7。
包装方法:小开口钢桶;螺纹口玻璃瓶、铁盖压口玻璃瓶、塑料瓶或金属桶(罐)外木箱。
十五、法规信息:
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(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),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(化劳发[1992]677号),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([1996]劳部发423号)等法规,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、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;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(GB13690—92)将该物质划为第3.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。
十六、其它信息:
LD50:半数致死量。
LC50: 50%致死浓度。
TCL0:最低中毒量。
CAS号:CAS是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。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。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。
MAC:指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在长期、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应超过的上限浓度,工人长期接触亦不致产生现代检查方法所能现的任何病理改变,单位为mg/m3或ppm。我国、前苏联及东欧采用最高容许浓度。
危规号:是国标GB12268—90制订的危险货物编号。
UN编号:UN是United Nation的缩写。UN编号是联合国«关于危险货物运的建议书»对危险货物制订的编号。
参考文献:周国泰,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,化学工业出版社,1997。